感觉分离可能是脊髓空洞症、延髓空洞症、脊髓内肿瘤、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等疾病,不同疾病表现有差异,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 脊髓空洞症: 这是导致感觉分离的常见原因之一,患者常表现为上肢或上胸部的一侧性或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及深部感觉相对保存。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等症状。
2. 延髓空洞症: 若延髓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可出现同侧面部的痛温觉缺失,呈核性分布,但其上端的三叉神经主核和中脑核多可幸免,面部触觉及深部感觉正常,表现为面部的感觉分离。
3. 脊髓内肿瘤: 早期可出现病变节段支配区感觉分离,即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及深部感觉相对保存。随着病情发展,后期严重时可出现病变水平以下对侧半身的痛温觉缺失,且其感觉障碍自病变节段向下发展,骶髓或马鞍区感觉保留到最后才受累,称为骶髓回避现象。
4.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可出现病变水平以下的双侧痛温觉缺失,而深部感觉保存。
5. 其他疾病: 还包括脊髓半离断综合征,表现为病变侧深部感觉障碍,而痛温觉正常;而病变对侧则相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可出现双下肢的深感觉障碍,但痛温觉存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可出现病变侧面部和对侧躯体交叉性痛温觉缺失,但触觉和深部感觉都各自保存等情况。
若出现身体某一区域感觉分离的情况,不要忽视,应尽快到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就诊。医生一般会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等进行全面检查,如体格检查、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