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药中毒可能是急性或慢性中毒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呼吸循环系统受损及多种精神症状,需结合病史和症状鉴别诊断。
镇静药中毒的核心症状包括嗜睡、意识模糊、昏迷、呼吸抑制等,具体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类表现。急性中毒主要由一次性或短期内过量服用引起,症状与药物种类相关:如巴比妥类轻度中毒表现为嗜睡、情绪不稳、共济失调,重度则发展为深昏迷、呼吸抑制甚至死亡;苯二氮䓬类症状较轻,以持续嗜睡、言语不清为主,但合并其他药物滥用时可能导致深度昏迷;非巴比妥类(如水合氯醛)常伴有心律失常、肺水肿等器官损伤,而吩噻嗪类则以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肌张力异常)为典型特征。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药浓度升高及肝肾功能异常。
慢性中毒多见于长期滥用药物的患者,中枢神经抑制症状轻微但持续存在,同时伴有智能障碍(记忆力减退、计算力下降)、人格变化(缺乏责任感、社交退缩)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戒断综合征,表现为焦虑、震颤、癫痫发作等神经精神异常。需注意与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等鉴别,通过毒物检测及病史明确诊断。
急性中毒患者需立即清除体内毒物(如洗胃、活性炭吸附)、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并使用纳洛酮等解毒剂;慢性中毒则需逐步减少药物剂量并配合心理干预。早期识别过量用药风险,妥善保管药物并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