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知道社保基数为18700元,无法直接确定扣税金额。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以下为你具体分析:
社保扣除
社保缴费金额是根据社保基数和各项社保的缴费比例来计算的。不同地区、不同险种的缴费比例存在差异。以常见的社保五险为例,遵义社保缴费比例大致如下(实际比例以当地政策为准):
- 养老保险:个人缴纳8%,即18700×8% = 1496元
- 医疗保险:个人缴纳2%左右,即18700×2% = 374元
- 失业保险:个人缴纳0.5%左右,即18700×0.5% = 93.5元
-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个人无需缴纳。
假设上述缴费比例适用,每月社保个人缴纳总额约为1496 + 374+ 93.5 = 1963.5元。这部分金额会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个人所得税计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年度收入 - 60000元 - 专项扣除(社保和公积金)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在计算每月预扣预缴税额时,公式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 -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中,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 - 累计免税收入 -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扣除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 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举例说明 假设不考虑公积金、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项目,每月工资收入就是社保基数18700元。
-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1月累计收入为18700元,累计减除费用为5000元(每月5000元,一年60000元),累计专项扣除为1963.5元。 1月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18700 - 5000 - 1963.5 = 11736.5元
- 对应预扣率和速算扣除数 根据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11736.5元对应的预扣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
- 1月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 1月应预扣预缴税额 = 11736.5×3% - 0 = 352.095元≈352.1元
随着月份增加,累计收入和累计减除费用等会相应变化,每月预扣预缴税额也会随之变动。如果要准确计算个人所得税,还需考虑公积金缴纳情况、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以及其他扣除项目。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个人所得税APP或咨询当地税务部门进行精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