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实施,新增91种药品覆盖肿瘤、罕见病等重大疾病,谈判药品平均降价63%,预计全年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此次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159种,创新药占比创历史新高,38种“全球新”药品纳入,进一步筑牢全民健康保障网。
- 聚焦临床需求:新增药品中26种为肿瘤用药(含4种罕见病)、15种慢性病用药(含2种罕见病)、13种罕见病用药,填补保障空白。例如,某款半年注射一次的精神病治疗药纳入目录后,疗程费用较原月制剂降低30%以上,实现“提质不提价”。同时调出43种临床已淘汰或长期未供应的药品,优化目录结构。
- 创新药加速准入:新增药品中90%为5年内上市品种,38种属“全球新”创新药,国内企业研发占比超70%。通过谈判准入,创新药成功率超90%,医保基金前10个月支付协议期内药品约920亿元,是2019年的21倍,真金白银支持医药创新。
- 价格与可及性双提升:谈判/竞价药品平均降价63%,通过“双通道”机制确保新药快速进院,要求定点医疗机构2025年2月底前完成用药目录调整,不得以药占比等理由影响配备。对调出药品设置6个月过渡期,保障用药衔接。
新版目录通过科学动态调整,持续优化“保基本”功能,既缓解患者负担,又引导行业向高临床价值创新转型。未来需关注落地执行与监测,确保惠民政策切实转化为群众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