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种植牙已纳入医保范畴,但需注意仅限使用个人账户历年余额支付,而非直接医保报销,且政策落地存在地区差异,部分省市(如北京、深圳)率先试点整合22项口腔种植类服务项目。
-
政策核心内容
根据国家医保局专项治理通知,种植牙未被列入基本医保统筹报销范围,但通过集采降价和规范收费降低患者负担。多地允许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种植牙费用,涵盖种植体植入、牙冠修复等项目,但报销比例和细则因省市而异。 -
实际执行差异
北京、深圳等地将种植牙纳入医保支付目录,但仅限定点机构使用账户余额;赤峰市等部分城市明确单颗种植牙全流程限价(如三级医院3560元),并纳入甲类项目管理。而2025年最新信息显示,全国层面仍以价格调控为主,未开放医保基金直接报销。 -
患者受益方向
政策通过集采使种植体耗材价格下降30%-50%,叠加医保账户支付,部分缓解了高费用问题。但需注意“纳入医保”不等同于“免费”,患者需提前确认当地政策及账户余额使用规则。
建议有需求者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定点机构,了解具体报销条件和价格标准,合理规划治疗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