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人账户余额用完后拿药不一定全额自费,统筹基金报销、家庭共济支付等多种方式可减轻费用负担,部分地区还有累计自负额度设置,关键需明确医保报销规则。
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仅用于支付小额医疗费用,余额不足时,门诊或药店买药通常需优先使用现金、银行卡、电子支付等自费,但看病就医的报销待遇不受影响。住院、门诊特定病种等大额费用由统筹账户按政策比例报销,与个人账户余额无关。若当地开通家庭共济功能,参保人绑定的亲属账户可自动支付自费部分,避免直接掏现金。
不同地区政策差异需注意,例如某些区域设定年度累计自负额度,45岁以下人群门诊自负上限为900元,超出部分由统筹基金报销;退休人员自负额度一般为300元。家庭共济需提前绑定亲属账户,结算时系统按优先级扣款。若未开通此功能,需自行支付全部费用后再通过材料报销。
医保报销的核心在于区分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功能,个人账户资金用完不代表丧失保障。建议参保人主动开通家庭共济、定期查询余额,并提前了解所在地区的自负额度规则,确保就医时合理选择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