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保异地就医政策已实现全国联网直接结算,覆盖住院、门诊及慢特病,外地参保人员凭社保卡即可在沪449家定点医院直接结算,无需垫付再报销。政策明确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报销比例,并针对四类人群(异地安置退休、长期居住、常驻工作、转诊)提供差异化备案服务,2025年进一步优化了长期居住人员的报销比例(三级医院70%)和辅助生殖等特殊门诊的纳入范围。
-
适用对象与备案要求
四类人群需在参保地备案: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长期居住人员(如随迁老人)、常驻工作人员(如外派员工)及转诊患者。备案后持二代社保卡在沪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2025年新增“自动批量备案”功能,减少群众跑腿。 -
报销规则与执行标准
费用结算分两部分:药品、诊疗项目按上海目录,起付线、报销比例按参保地政策。例如,江苏参保者在上海三级医院住院,药品范围依上海规定,但800元起付线和80%报销比例按江苏标准执行。门诊费用自2023年起实现长三角“一卡通”,覆盖全国347个城市。 -
2025年新政亮点
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后享受本地居民待遇(三级医院报销70%),临时外出降低10%。辅助生殖技术门诊纳入报销,需提前在参保地办理手续。退休满30年工龄者门诊报销可达90%。 -
操作流程与材料
备案可通过线下医保局或线上平台办理,需身份证、社保卡。直接结算失败时,可凭发票、病历等回参保地零星报销。建议优先选择已联网的定点机构(如嘉定区23家二级医院)。
提示:政策动态调整,就医前可通过“上海医保”公众号查询最新定点名单及备案细则,或拨打12393咨询。跨省结算系统偶有延迟,建议保留原始票据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