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二期手术后一直有血凝块是常见现象,通常由创口愈合过程中的正常凝血反应或局部刺激引起。少量渗血1-2天属正常范围,但若伴随持续出血、异味或疼痛加剧,需警惕感染或止血不当。正确处理包括避免干扰血凝块、冷敷止血及严格口腔卫生,必要时及时就医。
-
血凝块的成因与作用
术后血凝块是保护创面的自然屏障,能隔离细菌并促进组织修复。二期手术因需切开牙龈安装基台,创口血管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形成凝块。若凝血功能正常,轻微渗血会逐渐停止;若持续出血,可能与术中创伤过大、缝合不严密或术后护理不当(如舔舐伤口、进食过硬食物)有关。 -
家庭护理的关键措施
- 冷敷止血:用纱布包裹冰袋外敷面部10-15分钟/次,每日多次,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 避免刺激:24小时内禁刷牙漱口,48小时后改用抗菌漱口水;饮食选择温凉流食,忌辛辣、酒精及吸烟。
- 血凝块保护:勿用舌头或手指触碰创面,若血块脱落需重新压迫止血(咬无菌棉球30分钟)。
-
需就医的警示信号
出血量超过48小时、血凝块反复脱落或伴有腐臭味,可能提示感染或血管损伤。深部血肿(如口底肿胀)或服用抗凝药物者需立即处理,医生可能采用缝合、激光止血或抗生素控制感染。 -
预防与长期维护
术前评估凝血功能,术后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确保种植体稳定。良好的口腔卫生(如软毛牙刷清洁非手术区)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多数血凝块问题通过规范护理可自行缓解,但个体差异较大。若自我处理无效或症状加重,应联系医生排查全身因素(如高血压、血液病)或手术技术问题,确保种植体长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