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干槽症(干槽症)是拔牙后因血凝块脱落或溶解导致牙槽骨暴露的并发症,表现为术后2-4天剧烈疼痛、口腔异味及延迟愈合,常见于智齿拔除后。
-
典型症状
拔牙窝内血凝块缺失,牙槽骨直接暴露,伴随持续性钝痛或跳痛,可放射至耳部、太阳穴或颈部。口腔常有腐败异味,常规止痛药效果不佳,症状可持续10-40天。 -
高发因素
创伤性拔牙(如复杂智齿手术)、口腔卫生不良、吸烟或使用激素类药物易诱发干槽症。第三磨牙(智齿)拔除后发生率最高,可能与手术难度及局部解剖有关。 -
预防与处理
术后避免用力漱口、吸烟或吮吸动作,保护血凝块形成。若发生干槽症,需就医清创并填充抗菌敷料(如碘仿纱条),配合止痛和抗炎治疗以促进愈合。
早期识别干槽症并规范处理是关键,术后严格遵循医嘱可大幅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