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牙床萎缩仍然可以种植牙,但需通过骨增量手术或特殊种植技术恢复骨量。 牙槽骨萎缩可能增加种植难度,但现代牙科技术(如植骨、上颌窦提升、短种植体等)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成功率可达90%以上。
-
骨增量手术是核心解决方案
通过植入人工骨粉或自体骨块,结合生物膜引导骨再生(GBR),帮助萎缩的牙槽骨恢复足够厚度和高度,通常需要3-6个月愈合期。严重萎缩者可能需块状骨移植或牵张成骨术。 -
特殊种植体适应低骨量条件
- 短种植体:适用于垂直骨高度不足(<8mm)的情况,避免复杂手术。
- 倾斜种植:利用剩余骨斜向植入,避开萎缩区域,常见于全口种植。
- All-on-4技术:仅需4颗种植体支撑全口牙桥,减少对骨量的依赖。
-
上颌窦提升应对后牙区骨萎缩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时,通过内提升(微创)或外提升(开窗)抬高窦膜,为种植体创造空间,术后愈合期约4-9个月。 -
即刻种植可延缓萎缩进程
拔牙后48小时内植入种植体,能保留60%以上原有骨量,但需满足牙龈无感染、骨壁完整≥1mm等条件。
提示:牙床萎缩程度需通过CT扫描评估,吸烟、糖尿病等因素可能影响成功率。建议尽早咨询种植专科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