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个人账户有钱仍需自费,主要因为医疗费用分为医保报销部分和个人承担部分,后者包括自费项目(如非目录内药品)、自付比例(如起付线)以及超限服务等。
-
自费项目不纳入医保范围
部分药品、耗材或诊疗项目未列入医保目录,需全额自费支付,即使个人账户有余额也无法使用。例如进口药、高端检查项目等。 -
自付比例需个人承担
医保报销通常设有起付线(如住院费用超过一定金额才报销)和共付比例(如报销70%后剩余30%需自付),这部分费用需用个人账户或现金支付。 -
超限服务或限价差额
医保对某些项目设定报销次数或价格上限(如每年限2次CT),超出部分需自费;若选择更高价的治疗方式,差额也需自行承担。 -
个人账户用途限制
医保个人账户仅能支付政策范围内的自付部分,不能用于非医疗消费或医保外项目,余额充足也可能因规则限制无法覆盖全部费用。
总结:医保报销是“保基本”而非“全包”,自费现象源于政策设计的分担机制。就医前可提前查询目录范围,合理规划费用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