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用药、自费药、非定点购药
关于医保卡购药被拒赔的情况,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医保拒赔的核心情形
-
慢性病药物滥用
若使用医保卡购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可能被保险公司视为“健康异常记录”,导致拒赔。
-
未如实告知健康状况
若医保卡购药记录显示曾购买特定疾病相关药物(如癌症、糖尿病),但投保时未如实告知,保险公司可能以“未如实告知”为由拒赔。
-
医保外借行为
2023年后全国90%省市实现医保数据联网,保险公司可调取10年购药记录。外借医保卡(如为他人购买慢性病药、避孕药等)可能被认定为“骗保”,直接触发拒赔。
-
违反医保目录规定
购买医保目录外的药品(如滋补品、美容药)、过量用药或重复用药,均可能被拒赔。
二、具体药品类别限制
-
不可报销的药品 :包括滋补品、含濒危动植物药材的药品、避孕药品、预防性疫苗等。
-
需限定的药品 :部分乙类药品仅限特定疾病(如冠心病)使用,超出范围同样不报销。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医院与药店报销差异 :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购药可报销,非定点机构费用不参与医保结算。
-
用药合理性审核 :若被保险人实际患有的疾病与购药记录不符(如用医保卡为他人购买妇科药),可能被认定为“骗保”。
四、纠纷解决建议
若遭遇拒赔,建议提供完整用药凭证(如诊断证明、药品说明书)、家庭关系证明等材料,与保险公司协商。若协商无果,可通过医保监管部门或法律途径维权。
(综合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