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保异地就医新规定主要围绕扩大结算范围、优化服务流程及强化管理等方面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一、扩大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病种
-
新增病种 :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等5种病种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覆盖90%以上的门诊慢特病费用。
-
其他病种处理 :未纳入的病种仍需全额自费,回参保地申请手工报销。
二、提升结算覆盖范围
-
定点机构数量 :全国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达64.40万家,较上年增长16.99%,实现县域可及。
-
服务能力 :截至2024年底,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实现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乡镇级医疗机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
三、优化备案管理
-
备案类型 :新增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含退休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含转诊、急诊等)两类。
-
备案材料 :长期居住人员需提供异地居住证或工作证明,临时人员需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医保电子凭证。
-
有效期与调整 :长期居住人员备案有效期6个月内不得取消,临时人员备案有效期6个月,可随时终止。
四、调整报销政策
-
报销比例 :异地就医报销比例低于参保地同类医疗机构标准5-20个百分点,具体比例由参保地政策确定。
-
起付标准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起付标准调整为1500元,异地急诊抢救人员支付比例降低10个百分点。
五、其他重要调整
-
省内异地就医 :30个省份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退休人员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可直接结算。
-
过渡期政策 :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为过渡期,期间执行旧政策,逾期需重新备案。
六、患者注意事项
-
主动申报 :就医时需主动告知医生参保地医保政策,确保专病专治。
-
材料齐全 :备案失败可能影响报销,需按规范提交材料。
以上政策通过扩大覆盖范围、简化流程、优化服务,进一步减轻了异地就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了医疗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