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缴费和余额的计算主要基于个人与单位的缴费比例、当地政策划入规则及工资基数,其中个人账户余额=个人缴费全额+单位缴费按比例划入部分,而缴费基数通常为职工月均工资(设上下限为当地平均工资的60%-300%)。
-
缴费基数确定
职工按上年度月均工资(含奖金、津贴等)作为基数,低于当地下限(如平均工资60%)按下限计算,高于上限(如300%)按上限计算。例如月薪1万元者若未超限则直接按1万缴费,若月薪2万超上限则按1.5万(假设上限为1.5万)计算。 -
缴费比例与金额
单位缴纳约6%-12%(部分划入统筹基金,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个人缴纳2%。例如基数1万时,个人月缴200元,单位缴600元(按6%计算),其中180元(30%)可能划入个人账户。 -
余额计算规则
个人账户余额=个人缴费部分(如200元)+单位缴费划入比例(如基数1万的3%即300元),合计500元/月。退休人员则按养老金6%划入,不缴费。 -
地区差异与灵活就业
各地比例和基数上下限不同,灵活就业者可按当地标准选择缴费档次(如社平工资的6%-10%),通常无单位划入部分。
理解这些规则可清晰掌握医保资金流向,建议查询当地政策获取精准数据,确保合理规划医疗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