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全国已有27个省份实现医保卡跨省直接结算,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全域覆盖,其他地区部分统筹区也已接入。 关键亮点包括:跨省就医需提前备案、报销比例执行参保地政策、急诊视同已备案可直接结算。
-
覆盖范围: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17省实现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其中河北、河南等7省全域开通。上海、江苏等地区部分城市支持门诊和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
使用条件:需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线下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备案成功后可在定点医疗机构持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直接结算。长期居住人员备案长期有效,临时外出备案有效期不少于6个月。
-
报销规则: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比例”,即药品和诊疗项目按就医地标准,报销比例按参保地政策,通常异地报销比例略低于本地(降幅不超20%)。
-
注意事项:未备案需先垫付后手工报销;非定点机构费用不纳入直接结算;部分药品因目录差异可能无法报销,建议提前查询就医地医保目录。
提示:跨省就医前务必完成备案并确认医院接入国家平台,可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实时查询开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