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医保还要交大病医疗,是因为基本医保的保障范围和报销额度有限,而大病医疗能对高额医疗费用进行“二次报销”,有效防止“因病致贫”。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基本医保覆盖日常医疗需求,而大病医疗专门针对重大疾病的高额费用,形成“基础+补充”的双重保障体系。
-
保障范围差异
基本医保主要报销普通门诊、住院及基础药品费用,但报销比例和封顶线有限(如职工医保年限额约为当地平均工资6倍)。而大病医疗聚焦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重大疾病,对超出基本医保限额的自付部分进行二次报销,实际支付比例可达50%-70%,且费用越高报销比例越高。 -
费用分担机制不同
基本医保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费,保费较低;大病医疗则通过政府补贴、医保基金划拨或额外缴费(如职工大病保险需按年缴纳)筹集资金。例如,部分地区从居民医保基金中划拨大病资金,无需个人单独缴费,但职工群体可能需要额外承担。 -
风险覆盖互补性
普通疾病通过基本医保可覆盖大部分费用,但一场大病的治疗费可能高达数十万元,远超基本医保限额。大病医疗通过分段报销、上不封顶等设计,填补了这一缺口。例如,某患者总费用100万元,基本医保报销18万元后,大病医疗可再报销57万元,大幅降低家庭负担。 -
政策托底功能
大病医疗与医疗救助、慈善帮扶等衔接,对极端困难群体进一步减免费用。例如,低保对象的大病报销比例可再提高5%,形成“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防线,避免灾难性医疗支出。
提示:无论是职工还是居民参保人,大病医疗都是医保体系的必要补充。建议及时了解当地政策(如缴费方式、起付线),确保充分享受双重保障。若需更高额度,可考虑补充商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