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甲类药通常可100%纳入报销范围(按比例结算),而乙类药需先自付10%-20%后再按比例报销,两者实际自费金额差距显著。
-
甲类药:全额纳入+高比例报销
甲类药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且价格较低的药品,医保政策将其费用100%纳入报销范围,再按当地比例(如80%-90%)结算。例如100元的甲类药,若报销比例80%,患者仅需自付20元。 -
乙类药:部分自付+分段报销
乙类药疗效更优但价格较高,需患者先自付10%-20%费用,剩余部分再按比例报销。例如100元的乙类药,自付比例10%、报销比例80%,则患者最终自付28元(10元首付+18元剩余部分自付)。 -
选择建议与差异影响
甲类药因自费更低常作为首选,乙类药则多用于甲类药无效时。实际报销比例受地区政策影响,但乙类药自付成本普遍比甲类药高10%-20%。
优先选择甲类药可大幅降低医疗支出,若需乙类药应提前了解当地自付比例,合理规划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