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全国联网异地就医结算已实现“备案即享、持卡即结”,覆盖住院、普通门诊及10种门诊慢特病,报销执行“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有效解决群众垫资跑腿难题。
-
备案流程极简化
跨省异地就医前,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小程序线上备案,取消就医地证明材料,支持急诊抢救“免备案”。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后,可在备案地和参保地双向享受待遇。 -
结算范围全覆盖
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率超70%,普通门诊联网定点机构达50万家,高血压、糖尿病等10种门诊慢特病纳入跨省结算。异地急诊、住院期间外购药等场景均支持直接结算。 -
报销政策透明化
费用结算遵循“就医地目录”(药品、耗材等按就医地标准)和“参保地待遇”(起付线、报销比例等按参保地政策)。临时外出就医报销比例降幅明确,转诊人员支付比例降幅约10个百分点。 -
资金管理高效化
采用“先预付、后清算”模式,就医地医疗机构无需垫资。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实现次均结算10秒内完成,支持电子凭证“无卡结算”。 -
服务网络便捷化
县域至少1家定点机构提供门诊慢特病结算,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试点“视同备案”。通过APP可实时查询联网机构开通情况,异地手工报销逐步支持线上办理。
提示:参保人需确认就医机构已开通对应业务类型(如门诊慢特病),并主动告知跨省身份。政策持续优化中,建议定期关注参保地最新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