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扬州,社保基数 13800 元,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会受多种因素影响。若仅考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假设退休年龄 60 岁、计发月数 139 个月、平均缴费指数 1、养老金计发基数为 8785 元(以 2024 年为例),基础养老金约为 2018.5 元,个人账户养老金需依据实际存储额计算,若每月缴费 1104 元(13800×8%),假设缴费 30 年,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约 397440 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约 2859.28 元,两者相加约 4877.78 元。但实际情况更复杂,还有过渡性养老金等因素。
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 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养老金计发基数 ×(1 + 平均缴费指数)÷2× 缴费年限 ×1% 。在扬州,养老金计发基数会根据每年的情况有所调整(例如 2024 年为 8785 元)。假设平均缴费指数为 1(即按照社保基数 13800 元为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为 1),缴费年限不同,基础养老金也不同。比如缴费 15 年,基础养老金 = 8785×(1 + 1)÷2×15×1% = 1317.75 元;若缴费 30 年,基础养老金 = 8785×(1 + 1)÷2×30×1% = 2635.5 元 。可以看出,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社保基数 13800 元,个人每月缴纳养老保险的金额为 13800×8% = 1104 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 8%)。不同的退休年龄对应不同的计发月数,50 岁退休计发月数为 195 个月,55 岁为 170 个月,60 岁为 139 个月。假设一位参保人 60 岁退休,若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为 20 万元(实际储存额需考虑多年缴费及利息等因素),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 = 200000÷139 ≈1438.85 元。随着缴费年限增加,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增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 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 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 视同缴费指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过渡系数 。这部分主要针对建立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比如一些在特定时期参加工作的职工,有部分工作年限没有实际缴纳养老保险,但政策规定视同为缴费年限。假设一位参保人有 10 年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为 1.2(该指数需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 8785 元,过渡系数假设为 1.3%(不同地区可能有差异),则过渡性养老金 = 8785×1.2×10×1.3% = 1370.46 元 。
养老金计算较为复杂,除上述因素外,还与每年养老金计发基数调整、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等有关。建议关注扬州社保部门通知,也可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咨询,了解准确养老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