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必须治疗! 其危害远超心慌症状,可能导致脑卒中、心衰甚至死亡,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控制心率、抗凝防血栓,以及根治性导管消融手术,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
房颤是心房失去规律跳动的异常状态,若不及时干预,血液易在心房淤积形成血栓。一旦脱落,90%的脑栓塞由房颤引起,致残率极高。长期房颤会加重心脏负担,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60岁以上、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无症状房颤,建议定期心电图筛查。
治疗的核心目标为两点:一是恢复心律或控制心室率,二是预防血栓。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可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甲状腺或肺损伤。导管消融术通过微创方式阻断异常电信号,对阵发性房颤根治率高达80%,术后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抗凝治疗需平衡出血风险,新型口服抗凝药较传统华法林更安全。
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应优先考虑手术。研究显示,消融术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显著,甚至逆转早期心衰。术后需严格随访,每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与凝血功能。生活习惯调整同样关键,控制体重、限酒戒烟可降低复发风险。
房颤治疗需个体化决策,但拖延只会加剧病情。出现脉搏不齐或不明原因乏力时,务必尽早就医评估。现代医学已提供多种有效手段,及时治疗可最大限度保护心脏功能,避免灾难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