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院士以其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而闻名。以下是具体信息:
-
疾病类型
王振义专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这是白血病中最为凶险、病情恶化最快、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类型。
-
核心贡献
-
诱导分化疗法 :提出用全反式维甲酸(而非传统化疗)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正常细胞,避免传统方法对正常细胞的严重损伤。
-
临床应用 :1986年首次在临床中使用全反式维甲酸,1988年通过联合三氧化二砷(砒霜)疗法,将APL的五年生存率从10%-15%提高到95%以上,成为全球首个可治愈的白血病类型。
-
-
理论创新
他的研究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上海方案”,为全球血液学界提供了标准化的治疗模式。
-
国际认可
因此次贡献,王振义获得了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成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总结 :王振义通过创新疗法和理论,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从“不治之症”变为可治愈疾病,其贡献被誉为“改邪归正”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