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药品代码是医保药品统一标识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规则如下:
一、整体结构
医保药品代码由药品分类与代码组成,具体规则如下:
-
西药
采用 23位字母数字组合 ,首字母为 X ,后续22位为药品具体信息编码。
-
中成药
采用 20位字母数字组合 ,首字母为 Z ,后续19位为药品具体信息编码。
二、西药代码结构(23位)
西药代码由以下部分组成:
-
前6位 :通用名+通用名拼音首字母(例如:阿司匹林ASPIRIN)
-
中间2位 :剂型标识(如片剂、注射液等)
-
后15位 :药品分子式或化学结构编码
三、中成药代码结构(20位)
中成药代码由以下部分组成:
-
前6位 :通用名+通用名拼音首字母(例如:人参再造丸RZGZ)
-
中间2位 :剂型标识(如丸剂、颗粒剂等)
-
后12位 :按照《中国药典》标准进行编码
四、编码规则特点
-
全国统一性
西药和中成药代码均纳入国家医保药品分类与代码数据库,实现全国统一使用。
-
标准化管理
通过标准化编码实现药品采购、支付、监控等业务的精准管理,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
动态更新
国家医疗保障局定期审核更新药品信息,确保代码与实际药品保持一致。
五、应用场景
-
医保报销 :门诊、住院等医疗费用结算时自动匹配药品代码,实现精准报销
-
药品监管 :便于监管部门对药品流通、价格监测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以上规则自2025年2月17日起正式实施,适用于全国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