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健康宣教的核心内容包括疾病认知、危险因素防控、健康生活方式推广、早期筛查与规范管理四大板块,旨在通过科学知识普及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及并发症风险。
-
疾病认知与危害教育:重点普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慢病的定义、症状及长期危害,强化公众对疾病严重性的认知。例如,高血压的判断标准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需通过案例和数据说明其致残致死风险。
-
危险因素干预:针对吸烟、酗酒、高盐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可控因素,提供具体改善建议。如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每周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并强调戒烟限酒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防的关键作用。
-
健康生活方式实践:推广“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三大原则,结合实操指导。例如,推荐“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体重骨骼)行动,并提供食谱范例、居家运动方案及压力管理技巧。
-
早筛早诊与患者管理:倡导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高危人群每年体检。对已确诊患者,强调规范用药、并发症预防及自我监测,如糖尿病患者需同时控制血糖、血压和体重。
总结:慢病宣教需覆盖“防-筛-管-治”全链条,通过多元渠道(社区讲座、新媒体、筛查活动)触达不同人群,最终实现“人人参与、自主健康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