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期杂音是心脏听诊时常见的异常体征,多由心脏结构或血流异常引起,常见疾病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等,部分为生理性无需治疗,但病理性需及时干预。
-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左心室反流至左心房,产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或乳头肌功能失调,严重者可致心衰。
- 主动脉瓣狭窄:血流通过狭窄的主动脉瓣时产生喷射性杂音,向颈部传导,可能伴随晕厥或心绞痛。病因包括先天性二叶瓣、老年钙化或风湿热。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室肌异常增厚导致流出道梗阻,杂音随体位变化,易引发猝死,需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
- 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畸形,胸骨左缘可闻及粗糙杂音,小型缺损可能自愈,大型缺损需手术修补。
- 生理性杂音:青少年、孕妇或贫血者因血流加速产生柔和杂音,无心脏病变,通常无需处理。
若杂音伴随呼吸困难、胸痛或晕厥,需尽快就医排查病因。定期心脏检查可早期发现潜在问题,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