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急通常是由心肺疾病、生理性因素或精神问题引起的呼吸急促症状,常见于冠心病、哮喘、焦虑症等疾病,需根据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或泵血功能下降,引发肺淤血和缺氧,表现为活动后气急、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能伴随胸痛或心悸。
-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因气道狭窄或炎症影响通气,出现喘息、咳嗽伴气急,接触过敏原或感染后症状加重。
- 生理性因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高原反应时,机体需氧量骤增,可能引发短暂气急,平静后可缓解。
- 精神心理问题:焦虑症、惊恐发作时自主神经紊乱,导致过度换气,表现为突发气急、手脚麻木,无器质性病变。
- 其他疾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异常会降低血液携氧能力或加速代谢,从而诱发气急,常伴乏力、消瘦等症状。
若气急反复出现或伴随胸痛、咯血、晕厥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通过心肺功能检查明确病因。日常应避免吸烟、剧烈运动及情绪波动,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