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综合保险已正式划入医保体系,实现"五险合一"的社保升级。 这一改革将外来从业人员纳入职工医保范围,取消原综合保险卡,统一使用社保卡就医结算,同时缴费比例调整为与本地职工一致,保障待遇显著提升。以下是具体变化和影响:
-
保障范围扩大
原综合保险仅覆盖工伤、住院和老年补贴,划入医保后享受职工医保全部待遇,包括门诊、购药、大病报销等。外来务工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同步建立,可累计余额用于日常医疗消费。 -
缴费方式优化
企业按工资基数10.5%缴纳(含生育保险),个人缴纳2%,比原综合保险企业单独缴费模式更公平。缴费数据并入社保系统,支持线上查询和跨省转移接续。 -
就医流程简化
持社保卡可在全市19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直接刷卡结算,无需先行垫付再报销。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备案后,长三角门诊费用可直接结算。 -
待遇差异消除
原综合保险年度报销限额20万元提升至职工医保的53万元,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2.8万元,特殊病种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85%。 -
过渡期安排
2025年前缴纳的综合保险年限按1:1折算为医保视同缴费年限,不影响养老金计算。原卡内余额自动转入医保个人账户,老年补贴凭证仍可申领。
此次改革标志着上海社保体系全面并轨,建议参保人及时办理社保卡申领、异地就医备案等手续,通过"随申办"APP可实时查询医保账户变动。过渡期内保留原服务窗口3个月,2025年7月起全面启用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