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外观受损、功能受限甚至恶变等严重后果。 这种异常增生的疤痕组织会持续生长,导致皮肤隆起、颜色异常,并伴随疼痛瘙痒,尤其在关节部位可能造成活动障碍。长期未干预的瘢痕疙瘩还可能因反复刺激增加癌变风险。
-
外观与心理影响
瘢痕疙瘩突出皮肤表面,呈红色或紫红色,质地坚硬且形状不规则,显著影响美观。患者可能因容貌改变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压力,社交和生活质量随之下降。 -
持续症状困扰
多数瘢痕疙瘩伴随顽固性瘙痒和刺痛感,气候变化或摩擦时症状加剧。部分患者因长期抓挠导致感染,进一步刺激瘢痕增生,形成恶性循环。 -
功能受限风险
位于关节、颈部等部位的瘢痕疙瘩可能因挛缩牵拉周围组织,限制活动能力。例如手部瘢痕可能导致握力下降,面部瘢痕甚至影响表情或呼吸功能。 -
潜在恶变可能
长期存在的瘢痕疙瘩若反复破溃、感染,可能发展为瘢痕癌(如马乔林溃疡)。尽管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需手术切除并配合放化疗,治疗难度大幅增加。
早期干预是控制瘢痕疙瘩的关键。通过药物注射、激光或手术等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而日常避免摩擦、严格防晒等护理措施也能延缓其进展。若发现瘢痕持续增生或异常变化,务必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