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保障局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的副厅级机构,全面负责全区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制定与实施,通过“三重保障”体系(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2157万参保群众,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80%(职工)和70%(居民),并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94%。其核心职责包括医保基金监管、药品耗材集采(累计节约172亿元)、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以数字化服务(医保码全流程应用、生育津贴“免申即享”)提升便民水平,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网。
-
制度保障全面化: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梯次减负机制,农村牧区低收入人口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88.13%。大病保险对困难群众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取消支付限额。医疗救助实现盟市级统筹,重点救助对象住院救助比例超70%。
-
改革与控费协同:常态化推进药品耗材集采,1011种药品、65类耗材平均降价60%。首创“医银企直联”结算模式,缩短企业回款周期。全域实施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规范诊疗行为。将506种国谈药纳入“双通道”管理,提升罕见病用药可及性。
-
服务便捷高效:
- 智慧医保:医保码覆盖挂号、结算全流程,支持刷脸支付;电子处方流转至定点药店,慢性病用药可配送到家。
- 异地就医:区内就医无异地,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率94%,门诊慢特病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备案线上“即申即享”,无需证明材料。
- 基层服务:全区设1206个医保便民服务站,新生儿“出生即享”医保、生育津贴“免申即享”等7项业务“一事联办”,办理时间从90天压缩至7天内。
-
长期保障创新:呼和浩特等3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覆盖293万人;全国率先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为1.38万人次减负2838万元。
内蒙古医保通过“改革+数字化”双轮驱动,持续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未来将深化支付方式与价格改革,强化基金监管,推动“15分钟医保服务圈”全覆盖,让医保红利惠及更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