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手术于1964年首次成功实施,由美国外科医生迈克尔·德贝基(Michael DeBakey)和阿根廷医生勒内·法瓦洛罗(René Favaloro)共同推动发展,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里程碑。
-
早期探索(19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医学界开始尝试通过血管移植改善心脏供血,但技术尚未成熟。1953年,美国医生弗兰克·梅森·索恩斯(Frank Mason Sones)首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为搭桥手术奠定基础。 -
首例成功手术(1964年):
1964年,德贝基团队利用大隐静脉完成首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此后,法瓦洛罗进一步优化技术,推广使用乳内动脉,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 -
技术成熟(1970年代后):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和微创手术的发展,心脏搭桥术在1970年代广泛应用,成为治疗严重冠心病的“金标准”。
如今,心脏搭桥手术已拯救数百万患者生命,技术仍在不断创新,为心脏病治疗提供更安全、高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