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医保政策有诸多新规,包括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实施、电子处方流转纳入监管、村卫生室全面纳入医保、建立连续参保和基金零报销激励机制、第十批国采即将执行等,切实影响着民众的医疗保障。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共新增 91 种药品,涵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抗感染、中成药、精神病等多个领域。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 3159 种,提升了多领域的保障水平。例如,ALK 突变药物全线报销,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带来新进展。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国家医保局正式开始药品追溯码的监管应用,争取在 2025 年 6 月底前实现全场景应用,保障民众用药安全。
依据国家医保局此前通知,2025 年 1 月 1 日起,配备 “双通道” 药品的定点零售药店需通过电子处方中心流转 “双通道” 药品处方,特殊情况经同意并备案可延长纸质处方使用时间,但不超 3 个月,以此加强处方流转监管。
国家医保局要求各地在 2024 年底前,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体系,强调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个村卫生室成为医保定点单位,实现医保服务 “村村通”。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自 2025 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 4 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 1 年,适当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对当年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每年提高限额均不低于 1000 元,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所在统筹地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 20% ,目前多地已响应。
国家医保局介绍,第十批国采将于 2025 年 4 月执行。本次集采 62 种药品采购成功,覆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234 家企业的 385 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2025 年医保新规从药品目录调整、处方监管、基层医保覆盖、参保激励到药品集采等多方面发力,旨在提升医保保障水平,规范行业秩序,让民众享受更优质、便捷且实惠的医疗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