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高血压的处理需谨慎,核心在于评估动脉硬化程度及脏器供血情况,避免盲目降压,应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综合管理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
明确诊断与评估
确诊假性高血压后,需通过对比外周血压与动脉内压(如颈动脉)确认测量误差,并全面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脏器缺血风险,避免误用降压药物。 -
非药物干预优先
- 戒烟限酒:减少血管损伤风险。
- 控制体重:通过饮食调整与规律运动维持标准体重。
- 管理代谢指标:针对高血脂、高血糖进行干预,降低动脉硬化进展风险。
-
谨慎药物使用
在未明确合理降压目标前,不推荐常规降压治疗。若合并其他需干预的高危因素(如糖尿病),应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用药。 -
长期监测与随访
定期监测血压及脏器功能(如心、脑、肾),动态调整管理策略,优先保护终末器官健康。
假性高血压并非单纯降压可解,需结合病因与全身状态制定方案,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避免自我判断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