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反流性胃炎是一种胃部手术后因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的炎症,典型症状包括上腹烧灼痛、胆汁性呕吐(呕吐物呈绿色或含苦味胆汁),常伴随餐后疼痛加重、体重下降及贫血。以下是其核心特点:
-
病因与机制
胃手术后(如幽门切除或功能障碍),碱性十二指肠液(含胆汁、胰酶)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的黏液保护层,导致氢离子逆向扩散,引发黏膜炎症、糜烂甚至出血。 -
典型症状
- 持续性上腹痛:胸骨后或中上腹烧灼样疼痛,进食后加重,抗酸药无效。
- 胆汁性呕吐:晨起多见,呕吐物含胆汁,苦味明显,呕吐后疼痛不缓解。
- 继发问题:长期食欲减退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胃黏膜糜烂可能引发贫血。
-
诊断与应对
通过胃镜观察胆汁反流及黏膜损伤,结合胃-食管闪烁显像等检查确诊。治疗需抑制胆汁反流(如药物吸附胆汁)、保护胃黏膜,严重者需手术重建消化道结构。
术后患者若出现餐后烧心、胆汁呕吐等症状,需警惕反流性胃炎,尽早就医干预以避免长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