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需通过综合治疗控制症状,但无法单一药物根治。核心治疗包括对因治疗(如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和对症用药(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同时结合心理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
-
对因治疗药物:针对原发心血管疾病,常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抗栓药(如阿司匹林)等,以稳定心脏功能,间接改善脑部供血与精神症状。
-
精神症状对症药物:
- 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短期使用缓解急性焦虑,但需防依赖;SSRIs类(如舍曲林)适合长期焦虑抑郁,安全性较高。
- 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或SNRIs类(如文拉法辛)可改善情绪,但需监测血压与心律。
- 镇静催眠药:如唑吡坦辅助睡眠,避免长期使用。
-
特殊注意事项:药物需从小剂量起始,避免影响心功能;三环类抗抑郁药因心脏毒性已少用。
总结:治疗需个体化,药物仅为综合管理的一部分,定期复诊、心理支持及健康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度运动)同样关键。症状反复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