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血吸虫病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引发肝脾肿大、肝硬化甚至致命并发症。关键治疗手段包括吡喹酮药物驱虫、对症支持治疗及重症手术干预,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药物治疗是核心
吡喹酮作为首选药物,能高效杀灭成虫和幼虫,口服吸收快且副作用小。重症患者可联用青蒿素衍生物增强疗效,但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避免耐药性。 -
对症治疗不可忽视
针对发热、贫血或肝功能损害等症状,需同步进行退热、输血或保肝治疗。急性期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缓解机体损伤。 -
手术干预适用于晚期病例
出现门静脉高压、严重肝硬化或脾功能亢进时,需通过脾切除或分流术解除危险,术后仍需持续药物巩固以防止复发。 -
预防与治疗并重
疫区居民应避免接触疫水,使用防护装备。疑似感染者需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隔离治疗以阻断传播链。
提示:湄公血吸虫病治愈率高,但拖延治疗会导致不可逆器官损伤。若出现发热、腹泻或肝区疼痛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