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历一般使用规范、易读的印刷字体,如宋体、Times New Roman等,具体要求因病历类型和医院规定而异。关键亮点包括:首页标题用毛体、正文多用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特殊内容需红笔标注。
-
字体选择标准
病历首页的医院名称通常使用小二号毛体,副标题用三号宋体,正文内容为五号宋体,行间距18磅。住院病历(除首页)的标题为三号毛体,副标题为小三号宋体,病程记录标题用加粗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英文和数字则统一使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
书写工具与颜色规范
门诊病历需用蓝黑或碳素墨水书写,复写件可用蓝/黑色圆珠笔;住院病历通过医院系统打印,首页“药物过敏”栏需用红色钢笔填写。病历内容要求客观、准确,医师需签全名,实习生书写需经审核。 -
特殊标注与格式要求
药物过敏信息必须用红笔标明,病历不得涂改或剪贴。诊断名称需用中文,度量衡单位采用国际符号,日期格式为“年.月.日.时”。危重患者病历需体现抢救时间(精确到分),并优先记录生命体征。 -
电子化与手写规范
电子病历需统一模板打印,手写部分应字迹清晰、用字规范。癌症等特殊病例需附上级医院病理报告,病历每页需标注患者姓名、住院号及页码。
病历字体和格式的标准化是医疗规范的重要环节,既保障信息清晰可读,也便于归档管理。不同医院可能略有差异,但核心原则是统一、严谨、便于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