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位编码,6部分组成
西药药品医保编码规则如下:
一、编码结构
西药医保编码采用23位编码体系,由大写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具体分为6个部分:
-
西药药品识别码 (1位):字母“X”
-
西药药品类别码 (5位):根据药品活性物质治疗解剖系统、治疗用途及药理学作用划分
-
西药药品名称码 (4位):不含盐基、酸根部分
-
西药药品剂型码 (4位)
-
西药药品规格包装码 (4位)
-
西药药品企业码 (5位)
二、编码规则
-
类别码 :采用国际通用的药品分类体系,例如:
-
治疗系统:A(心血管系统)、B(内分泌系统)等
-
药理学作用:D(抗生素)、H(抗肿瘤药)等
-
-
名称码 :以《中国药典》通用名或国际通用的药品名称为基础,避免包含商品名或盐基、酸根等非核心成分
-
剂型码 :根据药品剂型分类,如片剂(01)、注射剂(02)、胶囊剂(03)等
-
规格包装码 :表示药品的规格(如0.1g/片、10ml/瓶)
-
企业码 :药品生产企业的唯一标识
三、编码原则
-
全国统一性 :自2024年起,全国统一使用医保药品分类与代码体系,实现药品采购、支付、监控等业务的标准化管理
-
动态调整 :药品分类目录定期更新,例如2024年新增了儿童用药、精神类药品等类别
-
支付规则 :医保支付以药品通用名为基础,不得以商品名或数据库未更新为由拒付费用
四、应用意义
通过标准化编码,医保部门能够实现:
-
精准支付 :避免重复支付或拒付
-
数据分析 :统一统计药品使用情况
-
采购管理 :集中采购降低药品成本
以上规则依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医用耗材四项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