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张家口,社保基数的选择对社保待遇有着直接的影响。假设社会平均工资为每月6000元,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费率一般为20%(8%计入个人账户),我们可以分别计算10300元和5000元作为缴费基数时的缴费成本、预期待遇和预期回报率。
缴费金额不同
- 缴费基数为10300元时,每月缴费金额=社会平均工资×档位×20%=6000×10300×20%=123600元。
- 缴费基数为5000元时,每月缴费金额=社会平均工资×档位×20%=6000×5000×20%=60000元。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不同
- 缴费基数为10300元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社会平均工资×档位×8%×12个月=6000×10300×8%×12=592320元。
- 缴费基数为5000元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社会平均工资×档位×8%×12个月=6000×5000×8%×12=288000元。
养老金待遇不同
- 基础养老金:缴费基数越高,基础养老金也越高。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选择10300元作为缴费基数时,基础养老金会相应增加。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选择10300元作为缴费基数时,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退休后的养老金不同
- 缴费基数为10300元时,退休后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 缴费基数为5000元时,退休后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总的来说,社保基数越高,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越多,退休后的养老金也越高。在选择社保基数时,应根据个人经济状况和退休规划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