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平均降价幅度超过50%,部分药品降幅高达70%以上,大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抗癌药纳入医保后,价格显著下降。以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为例,多款靶向药和免疫治疗药物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目录,价格降幅普遍超过50%。例如,某款肺癌靶向药原价每月近万元,纳入医保后降至3000元左右,降幅达70%。
医保谈判通过“以量换价”机制推动药企降价。国家医保局组织专家与企业谈判,通过承诺采购量换取更低价格,确保患者用得起优质药物。医保报销比例通常达到50%-80%,进一步降低患者自付费用。
创新药和高价抗癌药是降价重点。近年来,PD-1抑制剂、CAR-T疗法等高价抗癌药通过谈判进入医保,年治疗费用从数十万元降至10万元以内。例如,某款PD-1药物年费用从约30万元降至不足5万元,降幅超80%。
抗癌药降价惠及更多患者。价格下降后,原本无力承担的患者得以接受规范治疗,疗效明确的药物使用率显著提升。部分罕见病抗癌药也通过医保谈判降低价格,填补了治疗空白。
抗癌药纳入医保是重大民生利好,通过大幅降价和医保报销双重保障,让更多患者用得上、用得起救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