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医保经办服务的主要做法,综合各地创新实践和标准化要求:
一、创新服务模式
-
综合柜员制
打破传统分业务窗口模式,实现参保登记、信息变更、费用报销等高频业务“一窗受理、一站服务、一次办结”,减少群众“多头跑”。
-
线上线下融合
推广“网上办”“掌上办”,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地方医保APP等多渠道实现业务办理,覆盖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高频事项。
-
延伸服务网络
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服务站点,配备智能服务终端,推动医保服务延伸至基层医疗机构、银行网点等,实现“15分钟医保服务圈”。
二、优化服务流程
-
精简办事材料
取消不必要的证明和盖章环节,通过系统自动核验信息,减少群众提交材料数量。
-
压缩办理时限
将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备案等事项办理时限压缩95%以上,部分业务实现“秒批”。
-
推行“告知承诺制”
对部分事项实行书面承诺即可办理,无需重复证明材料,提升办事效率。
三、强化服务能力
-
标准化建设
建立医保经办服务标准体系,涵盖171项具体标准,实现业务办理规范化、透明化。
-
专业化培训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服务礼仪培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
智能服务终端
在服务站点配备自助终端,支持医保查询、业务办理,实现“自助+人工”协同服务。
四、精准服务群众
-
特殊群体关怀
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办理、帮办代办服务。
-
政策精准宣传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医保政策解读活动,扩大群众对医保的知晓度。
-
动态管理机制
建立服务评价机制,通过现场评价、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群众反馈,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五、其他创新举措
-
跨省通办 :实现13项高频事项在全省范围内无差别受理,破解异地就医报销“堵点”。
-
“一件事一次办” :整合多项业务为“套餐式”服务,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
-
新媒体直播服务 :通过抖音等平台开展线上直播,解答群众医保咨询,覆盖人群超15万+。
通过以上措施,医保经办服务正朝着“综合化、智慧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有效提升了群众办事体验和医疗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