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保仍建议补充惠民保,因为医保报销有封顶线和目录限制,而惠民保能覆盖大病高额自费部分、特药及罕见病费用,且保费极低(年均百元左右),两者互补可显著降低医疗支出风险。
医保虽覆盖基础医疗需求,但存在三大局限:一是报销比例通常为50%-70%,剩余部分需自担;二是医保目录外费用(如进口药、质子重离子治疗)不报销;三是年度报销封顶线一般为当地平均工资6倍,对癌症等重大疾病远远不够。
惠民保的核心优势在于:①突破医保目录限制,覆盖20-100种高额特药费用;②报销比例最高达80%,且保额普遍超过100万;③允许带病投保,仅排除少数重大既往症,三高、结节人群均可参保;④政府背书产品稳定性强,如“沪惠保”2023年赔付率超90%。
两类人群尤其需要叠加投保:一是中老年群体,患病风险高但商业保险门槛高;二是已有慢性病或家族病史者,惠民保是少数可选的保障。以乳腺癌靶向药“帕妥珠单抗”为例,年费用约15万,医保不报销,而惠民保可赔付50%-70%。
医保和惠民保如同“打地基”与“加防护栏”的关系。在医疗成本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每年花费一顿饭钱叠加惠民保,能有效防范“因病致贫”风险。建议在医保基础上,优先投保无健康告知的惠民保,再考虑商业百万医疗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