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起,医保个人账户划入规则确实有所调整,但并非完全取消划入,而是按照新规优化资金分配结构。改革后,单位缴纳部分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全部纳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部分仍计入账户,且退休人员待遇保持稳定。这一变化旨在提高医保基金共济能力,重点体现在三方面:
-
单位缴费去向调整
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不再按30%比例划入职工个人账户。此举可增强门诊共济保障,普通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年度支付限额从改革前的0元提升至当地平均工资2%左右。 -
个人账户规模变化
在职职工个人缴纳的2%保费仍全额划入个人账户,但账户年收入较改革前减少约50%。例如月薪1万元者,个人账户月入从改革前的390元(个人200元+单位划转190元)降至200元。 -
三类群体特殊保障
- 退休人员:2024年前退休的保持原划入标准(当地养老金2.5%-3%),2024年后退休的按改革后标准执行;
- 慢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报销比例提高至50%以上;
- 家庭共济:个人账户余额可支付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
此次改革通过"权益置换"模式,将个人账户减少的资金转化为更强的门诊保障。建议参保人关注两点:一是及时激活医保电子凭证方便家庭共济,二是合理使用当年账户余额(部分城市未使用部分可结转)。新规在保障待遇不降低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