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中的“本人”和“被绑定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体区别如下:
一、医保卡“本人”的定义
医保卡“本人”指医保账户的持有人,即参保人本人。参保人需通过人脸识别、密码验证等方式激活医保卡,享受医保待遇。
二、医保卡“被绑定人”的定义
医保卡“被绑定人”指除参保人本人之外的其他人员,通常为近亲属,具体包括:
-
配偶
-
父母 (包括生父母、养父母、继父母)
-
子女 (包括婚生、非婚生、养子女)
三、绑定关系的主要用途
-
医疗费用共享
个人医保账户的历年结余资金可用于支付被绑定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个人自费部分,或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
-
操作权限差异
-
本人可自主绑定/解除绑定
-
被绑定人需通过本人授权才能使用医保卡
-
四、绑定规则限制
-
近亲属唯一性
一名参保人的个人账户仅能绑定1名近亲属,且被绑定人无法主动解除绑定。
-
地区政策差异
具体绑定条件可能因地区医保政策不同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医保部门。
五、法律依据
相关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医疗费用支付范围)和第三十条(个人账户资金使用)。
注意 :若需为他人绑定医保卡,需通过当地医保平台提交申请,并提供双方身份证明文件。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账户锁定,建议提前咨询医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