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药店、医保基金
药品纳入医保的影响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具体分析如下:
一、主要受损群体
-
患者
-
直接负担增加 :部分药品纳入医保后,虽然医保报销比例提高,但零售药店价格普遍高于医院,导致患者自费部分增加。例如,社区医院纳入医保的慢性病用药在药店的售价是社区医院价格的数倍。
-
创新药可及性仍存问题 :受专利保护的创新药因独家供应和单一采购渠道,价格居高不下,可支付性不足,部分患者仍无法负担。
-
-
药店
-
利润空间压缩 :医保目录药品的统一支付价低于零售价,导致药店购药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例如,曾有案例显示,一种救命药医保支付价仅为市场价的3.3倍,药店被迫降价销售。
-
违规操作风险 :部分药店为弥补利润损失,可能通过违规纳入医保目录药品(如将自费药、中药饮片纳入医保)等行为,最终导致医保基金损失和自身处罚。
-
-
医保基金
-
支付压力增大 :药品价格虚高、药店违规操作等行为导致医保基金支出增加,可能挤占其他医疗项目的资金。例如,某药房因违规行为被查,医保基金损失达0.16万元。
-
药品供应风险 :药品经纪人、代理商利益受损后,可能减少药品流通,导致部分药品在基层医疗机构断货。
-
二、政策建议与补充说明
-
完善药品定价机制 :通过医保谈判、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药品价格,同时加强创新药的可支付性。
-
强化监管力度 :严查药店违规行为,建立药品进销存追溯体系,防止基金被滥用。
-
优化医保支付方式 :推广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元化支付方式,平衡医疗机构与药店的利益关系。
药品纳入医保在保障患者用药权益的需通过政策调控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出现“患者付不起、药店赚不到、基金花超支”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