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因和并发症。虽然部分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控制病情,但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1. 核心症状与诊断标准
-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天,尿液可能出现泡沫增多。
- 低蛋白血症:血液中白蛋白水平低于30克/升,引发水肿(如眼睑、下肢肿胀)。
- 高脂血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增加心血管风险。
- 需通过尿检、血液检查和肾活检确诊,排除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病因。
2. 病因与分类
- 原发性:与肾小球直接损伤相关,如微小病变型、膜性肾病。
- 继发性:由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引发,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 儿童患者多为原发性,成人则需警惕继发性因素。
3. 潜在风险与并发症
- 感染:低蛋白血症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发肺炎、腹膜炎等。
- 血栓:血液高凝状态可能引发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
- 肾功能恶化:长期未控制可能进展为慢性肾衰竭,需透析或移植。
4. 治疗与管理关键
- 药物: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首选,部分病例需联合免疫抑制剂。
- 饮食:低盐、优质蛋白摄入,控制水肿和营养不良。
- 监测:定期复查尿蛋白、肾功能及血压,调整治疗方案。
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但患者需长期随访,避免劳累、感染等诱因。若出现严重水肿或尿量骤减,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