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是一种通过人工瓣膜替换病变二尖瓣的心脏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因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的心力衰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手术核心目标是恢复心脏正常血流功能,人工瓣膜分为机械瓣(耐用但需终身抗凝)和生物瓣(免抗凝但寿命较短),需根据患者年龄、健康状况个性化选择。
-
手术原理与适应症
当二尖瓣因风湿性心脏病、钙化或腱索断裂等无法修复时,需置换人工瓣膜。典型症状包括胸闷、夜间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若合并肺动脉高压或房颤则更需手术干预。 -
手术过程与风险
需全麻开胸,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切除病变瓣膜并植入人工瓣膜。常见风险包括出血、感染或术后心律失常,但整体成功率较高,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
术后康复关键
- 药物管理:机械瓣患者需终身服用华法林,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生物瓣患者短期抗凝后逐步停药。
- 生活调整:6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低盐饮食,控制维生素K摄入(如菠菜、猪肝)以稳定抗凝效果。
- 长期随访:术后2周首次复查,后续每2个月检查凝血指标和心功能,确保瓣膜正常工作。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需关注生长发育对瓣膜的影响,老年人需评估手术耐受性;生物瓣衰败后可能需二次手术或介入瓣中瓣治疗。
总结:二尖瓣置换术是挽救严重瓣膜病变的有效手段,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并终身管理。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利弊,与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方案,术后坚持康复计划以最大化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