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保年终结算是医疗机构全年医保费用清算的核心环节,其核心在于通过按月预结、年度考核、年终清算的三步机制,结合DRG/DIP支付改革,实现医保基金精准分配与合理控费。关键亮点包括:动态调整清算指标(如总额预算调剂)、特病单议机制(针对高倍率病例)、考核结果挂钩清算(影响质量保证金拨付),以及即时结算改革(缩短回款周期至T+1模式)。
-
分阶段结算机制
医保费用结算采用“月度预结+年度清算”模式。月度预结按DRG点数法计算,公式为:
年终清算则综合全年数据,于次年6月底前完成,涉及总额指标调整(如实际申报金额超预算时按70%比例清算)。 -
考核与清算联动
年度考核评分(满分100分)直接影响清算结果,包括病案质量、费用控制等指标。例如,湖南省对DRG基金给付率超115%的机构限制特病单议清算,考核不合格者可能被扣减质量保证金。 -
特病单议与高倍率病例处理
针对复杂病例,医院需提交诊断证明、治疗记录等佐证材料申请特病单议,通过专家评审后按项目结算。高倍率病例(费用远超病组均值)需单独标识,避免重复清算。 -
即时结算改革趋势
河南等地推行“日拨付、月结算、年清算”模式,将医保回款周期从60天压缩至1天,医疗机构可自主选择日结或周结,缓解资金压力。
总结:医院需精细化运营医保数据,关注政策动态(如DRG病组调整、清算系数计算),同时优化病案首页质量与结算清单时效性,以应对年终清算的复杂性与考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