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梗阻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引发肠坏死、穿孔等致命并发症! 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如胃肠减压、灌肠)和手术治疗两类,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尤其是肿瘤或绞窄性梗阻需紧急手术解除危机。
- 保守治疗适用情况:不完全性梗阻或麻痹性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紊乱及灌肠缓解。例如甘油灌肠能软化粪便,促进梗阻段疏通,同时需静脉补充营养维持机体需求。
- 手术治疗的紧迫性:若出现腹膜炎、肠鸣音消失、影像学显示气液平面或膈下游离气体,提示肠绞窄或穿孔,需立即手术切除坏死肠段或解除机械性阻塞,避免感染性休克。
- 病因决定方案:粪石堵塞可通过灌肠解决,而肿瘤或肠扭转需手术根治;动力性梗阻(如术后麻痹)以药物促蠕动为主,晚期肿瘤梗阻可能需姑息性造瘘。
- 术后及长期管理:术后早期活动防粘连,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纤维食物,定期复查预防复发,尤其肿瘤患者需后续放化疗。
提示:突发腹痛伴停止排气排便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用药延误病情。中老年人定期肠镜筛查可早期发现肿瘤性梗阻因素,从源头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