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拉肚子可能是由激素变化、饮食不当、感染性疾病(如胃肠炎、李斯特菌感染)或慢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结肠炎)引起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脱水、电解质失衡甚至流产或早产,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
激素变化与生理因素:怀孕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减缓肠道蠕动,导致食物滞留和水分过度吸收,可能引发腹泻。子宫增大压迫肠道也可能加重症状。部分孕妇因服用孕期维生素或乳糖不耐受出现短暂腹泻。
-
饮食相关原因:食用生冷、变质、辛辣食物或过敏食物(如海鲜、乳制品)易刺激肠道。冰箱储存食物若未充分加热可能携带李斯特菌,感染后症状包括腹泻、发热,并增加流产风险。
-
感染性疾病: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感染是常见病因,表现为水样便、腹痛或发热。原虫感染(如阿米巴痢疾)可能导致黏液血便,需通过粪便检测确诊。
-
其他疾病关联:腹泻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肠易激综合征或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的伴随症状。若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严重腹痛、体重下降,需排查潜在疾病。
提示:孕妇出现腹泻应优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自行用药。若伴随发热、血便或胎动异常,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和冰箱直接取用的食物,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