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周围脓肿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引发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治疗核心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脓肿引流(穿刺或手术)以及必要时择期切除阑尾,具体方案需根据脓肿大小、症状严重程度及患者整体状况综合决定。
-
抗感染治疗是基础
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可有效杀灭病原菌,缩小脓肿范围。轻症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能痊愈,但需密切监测体温、腹痛及血象变化。 -
引流是关键措施
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适用于脓肿局限且症状较轻者;若脓肿较大、持续高热或破裂风险高,则需手术切开引流,避免感染扩散。 -
手术时机需权衡
急性期通常避免直接切除阑尾(因组织粘连易损伤肠管),待炎症控制后3-6个月再行腹腔镜或开腹阑尾切除术,以降低复发风险。 -
日常护理与监测
治疗期间需禁食或清淡饮食,减少肠道刺激;术后应定期复查超声或CT,观察脓肿吸收情况,警惕肠瘘、败血症等并发症。
提示:一旦出现持续右下腹痛、发热或包块,务必立即就医。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失控,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