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未及时治疗引发的局部化脓性感染,由大网膜和肠道组织包裹脓液形成,典型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发热、呕吐,需通过抗生素或手术清除病灶。
-
病因与形成机制
阑尾炎穿孔后,机体通过大网膜和邻近肠管包裹感染灶,形成局限性脓肿。常见诱因包括阑尾管腔阻塞(如粪石、肿瘤)、细菌感染或免疫力低下。 -
典型症状
- 腹痛:右下腹持续性疼痛,可触及压痛性包块。
- 全身反应:发热(38°C以上)、寒战、白细胞升高。
-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严重者出现腹胀或腹泻。
-
诊断与检查
- 触诊:右下腹固定压痛及肌紧张。
- 影像学:B超或CT显示混合性占位病变,明确脓肿范围。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高。
-
治疗方式
- 药物治疗: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联合甲硝唑)控制感染。
- 手术干预:脓肿穿刺引流或腹腔镜手术切除阑尾,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可降低复发风险。
提示:若出现持续右下腹痛伴高热,需立即就医,避免脓肿破裂引发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